甘州融媒讯 上秦镇立足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战略,锚定强化基础、提质增效、优化服务的目标,将统计工作置于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以强化基础、提升质量、优化服务为核心,全力构建规范高效的基层统计工作体系,以真实、准确、完整的统计数据勾勒乡村发展图景,推动“小统计”在基层治理中释放“大能量”。
强基固本,筑牢统计工作“压舱石”。健全组织网络,镇级层面,明确由镇长分管统计工作,选优配强专职统计员2名;村级层面,在全镇15个行政村配备素质过硬的兼职统计员,平均年龄45岁以下,学历均在高中以上,实现了“镇有站、村有点、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保障统计工作在基层有序推进。规范阵地建设,严格落实“六有”标准,推进镇村两级统计阵地规范化建设,明确镇村需设置相对固定的统计办公场所,配备专用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硬件设施,配齐档案柜等设备,保障统计工作条件,确保统计工作均实现“有地方办事、有条件做事”,推动统计工作高效运转。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完善《上秦镇统计数据采集、审核、报送流程规范》《村级统计工作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明确各环节责任,确保统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定期数据质量核查和通报机制,压实数据质量责任,将村级阵地建设和运行情况纳入对村的年度目标考核。
提质增效,严把源头数据“生命线”。聚焦精准采集,针对农业、人口、经济、特色产业等关键领域,采取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方式,镇村统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农户家中,通过实地走访、入户了解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建立数据采集台账,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完整。狠抓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镇村两级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内容涵盖统计法规、指标解释、报表制度、数据处理软件操作等,采用案例教学、现场实操、经验交流等形式,有效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今年已累计培训38人次。强化审核评估,建立“村级初审、镇级复审、部门联审”三级联审机制,运用逻辑关系校验、历史数据比对、部门数据印证等多种方法,对上报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波动异常、存疑数据,第一时间核查溯源,形成问题整改闭环,坚决守住统计数据质量底线。
精准服务,当好决策发展“田参谋”。紧盯农情民生,做好“贴身账房”。对辖区内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加工企业、乡村旅游经营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特色产业(如供港蔬菜、西蓝花)的规模、效益、市场销售、用工需求等情况,用翔实数据反映农业生产效益及农民增收难点堵点,为镇党委政府调整农业结构、优化扶持政策提供“第一手账本”。强化预警预判,站好“观察哨”。充分发挥统计“探头”作用,密切关注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农资供应短缺、涉农企业(合作社)经营困难、季节性用工短缺、返贫致贫风险点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数据或风险信号,立即组织核查,为镇党委政府提前介入、精准施策赢得时间。拓展服务渠道,让数据“接地气”。通过村务公开栏、各社大喇叭、村民微信群、干部入户解读等多种接地气的方式,定期发布与村民密切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务工需求信息)和通俗解读,让数据不再“高冷”。同时将人口变动、劳动力资源等统计数据,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服务于基层治理工作,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杨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