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   ~   
甘州区黑河林场:保障性苗圃建设项目高效推进 打造生态种苗“智造”新高地
2025-04-15 17:47:09 编辑:何静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近日,甘州区黑河林场保障性苗圃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以“智能化、生态化、集约化”为核心理念,总投资960万元完成育苗生产体系、智能配套设施及生态保障工程三大板块建设,全力打造河西走廊生态种苗“智造”新高地,为区域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育苗产能升级:构建现代化种苗“孵化器”。林场聚焦优质种苗培育,高标准建设智能生产设施,集精准温控、智能滴灌系统为一体,已建成1500㎡智能日光温室1座,第二座智能日光温室完成备土5000m³,建成后,年育苗产能预计突破100万株,可满足荒漠化治理、城市绿化等多元需求。同时,新建1000㎡遮阳棚5座,形成“温室+遮阴”双保险体系,为珍稀树种及乡土树种繁育提供全周期保障。此外,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完成1500m³牛羊粪发酵储备,结合土地平整与杂株清理,构建有机基质保障体系,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智慧赋能生产:打造“数字苗圃”标杆。林场以科技驱动育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系统性完善智能配套设施建设。至目前,已扩容更换变压器1组,为智慧设备运行提供了稳定能源保障。组培室及实验室完成系统性改造,外墙保温、地暖铺设、水电管网智能化升级,科研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步启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完成1400米节水灌溉管网(DN160PVC)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雏形初现,为实现精准灌溉与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

生态理念贯穿:构建可持续发展范式。林场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创新性实施多项环保举措,不断提升生态效益,推动林场可持续发展。建设1000米生物围墙,通过种植杨、柳、榆、槐等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来构建防风固沙屏障,兼具生态防护与美化环境的功能。推广有机替代技术,全程使用发酵牛羊粪作为肥料,减少30%的化肥依赖,有效推动土壤健康修复。优化微地形设计,通过开挖1400米管沟和铺设DN160PVC管道,实现雨洪资源高效收集利用,每年可节约用水约500立方米,推动构建节水型苗圃。

目前,项目剩余工程正全力推进。接下来,林场将以打造甘州区乃至河西走廊重要的乡土树种、珍稀树种战略储备基地和保障种源安全为目标,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优质种苗支撑,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盛清 詹兴凯)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