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甘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这么做↓
2024-11-18 18:54:52 编辑:王丽霞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记者 蒋婷 杨婕 王凯)近年来,甘州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美食非遗、文化非遗、手工非遗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甘州小调》作为甘州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旋律优美,表演内容反映了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景,是几百年来本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黄彩霞作为《甘州小调》的传承人,近年来积极参加甘州区的杏花节、梨花节、丰收节、非遗村晚等非遗展演活动,让观众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我的父母是甘州小调的爱好者,我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影响,逐渐对甘州小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会参加更多的非遗展演活动和《甘州小调》的培训,倾尽自己所学培养更多的爱好者和传承人,把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花馍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在“忆甘州兜喜花馍”特色花馍店,甘州花馍传承人李玉龙凭着一双巧手,将花馍这一传统技艺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花馍店中,各种造型的花馍琳琅满目。据了解,甘州花馍制作技艺是祖传手艺,自清朝末年至今已传承四代,花样多、口感好,而且含有祝福吉祥的寓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近年来,我多次到陕西、山西等地交流学习花馍制作技艺,在严格传承先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使用纯天然果蔬榨汁调色,口感更丰富,造型更美观,营养更健康。今后,我将尽自己努力,钻研花馍制作技艺,推出更加多样、更适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花馍,让甘州花馍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李玉龙说。

《甘州扎染》《甘州刺绣》是甘州区的市级、区级非遗项目。甘州区非遗传承人贠燕琴始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培育乡土工匠作为重要任务,先后打造了“甘州巧手坊”“贠恒绣庄”“文绣丹霞”等品牌。

“现在跟着我学习刺绣和扎染的学徒有20多人,我会毫无保留地把我全部技艺传承给她们。这几天,我正在研究制作‘甘州八景’的刺绣。今后,我将尝试研发更多结合甘州历史文化、反映社会风貌的作品,探索开发非遗研学,让更多孩子了解刺绣和扎染,为传承弘扬甘州的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贠燕琴说。

甘州区现在有非遗保护项目3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10项,区级21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9人,其中省级11人,市级21人,区级47人。他们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方式,将非遗技艺代代相传,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为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区非遗保护中心常年深入乡镇、村社,挖掘整理民间非遗文化,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每年组织非遗进学校、进村社、进军营、进景区、进企业“五进”活动不少于100场次,坚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发文创产品,给非遗插上旅游的“翅膀”,全区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后,我们区非遗中心将进一步加大非遗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坚持‘保护传承’和‘展示宣传’并重,培育壮大传承队伍,深化非遗文化和旅游融合,利用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快乐老乡’文化惠民机制,让更多的高品质非遗文化触及更多群众。”甘州区非遗保护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田华说。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