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   ~   
【媒体看甘州·新甘肃】甘州: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2024-10-18 17:35:33 编辑:李春娜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新甘肃
分享到微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通讯员 张玲

金秋时节,在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的张掖国家万亩玉米核心种源扩繁基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金灿灿的玉米装满了运粮车,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甘州区聚焦赋能提质,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一体化推进建基地、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聚集群,推动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方位厚植种业发展新优势,凸显了丰厚发展的新图景。目前,甘州区制种面积持续稳定在70万亩以上,产种量达到3亿公斤,产值达到40亿元,农户来自制种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60%以上。

近日,2024年张掖市甘州区华瑞恒祥种业万亩制种玉米机械化收割开镰仪式举行,摘棒、剥皮、装仓、秸秆粉碎……12台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整个作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以前40亩制种玉米用人工掰大概需要50个人工,用时3天,现在机械化收割,4台机械不到半天就全部收完了,从人力、物力包括经济上都省了好多。”望着从收割机卸粮管“倾泻”而下的沉甸甸的玉米棒,甘州区三闸镇村民李伟脸上禁不住扬起喜悦的笑容。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先进科技指导服务农业,在沙井镇种业小镇建成集设备先进、生态环保、管控智能、全程服务于一体的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全力攻关突破抽雄、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瓶颈,示范引领玉米制种产业向“五化”现代种业基地发展。同时,着力构建“种企+村委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制种企业“包收”、社会化服务组织“包干”、村委会“包连”的生产托管局面。积极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研发新品种210个、新技术15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建立田间智能监管平台,配套水肥一体、田间气象监测等智能装备和可视化管理系统,玉米种子发芽率达到93%以上、纯度达到97%以上。

在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一座座厂房、车间鳞次栉比,一栋栋综合楼、生活服务中心换颜出新,一处处智能仓库、钢板仓群高耸矗立,一条条脱粒、精选等生产线组装完成……目前,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

总投资519592万元的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玉米种子加工生产区、种子研究院区、国家种子储备中心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区、物流区等九大功能分区。项目建成后,园区玉米种子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可达3亿公斤/年、产值达125亿元/年,可直接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提供800多个就业机会。将建成全国玉米种子价格形成中心和集散中心,打造集种子“育繁推、产加销”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玉米种子产业园区,有力提升“张掖玉米种子”在全国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创建立足张掖、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种业“硅谷”。

今年8月,甘肃农垦亚盛种业中垦玉米种子加工厂在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正式落成,加工厂从玉米剥皮、果穗烘干、脱粒,到精选、包衣、包装、全自动码垛均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张掖玉米制种加工水平再上新台阶。

“目前,产业园已有四家种业公司投入运行,其余三家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研发中心、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及早投产运营。同时加强对5家招商入驻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助力企业发展。”张掖市甘州区现代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成说。

上连研发、下连销售,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项目让一粒良种变为亿粒良种,让亿万人民牢牢端稳了饭碗。

近四年来,甘州区先后投入财政资金、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和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近4亿元,重点支持制种企业新品种研发、机械化装备购置等项目,持续推进制种产业做大做强。全区还累计投入奖励资金9600万元,对11家龙头企业进行产能提升改造,支持企业研发,购置玉米制种、去雄、收获等环节机械设备,种子生产加工自动化、流程控制信息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种子年加工能力较2020年末提高25%,年节省劳动用工成本1000万元以上,科技赋能玉米制种产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正在甘州区逐步实现。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