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久远文化灿烂,宛若一柄玉如意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羲皇开天、大漠烽火、祁连雪峰、石窟长廊、特色花儿、无垠草原……行走在陇原大地,一张张闪光的名片映入眼帘。在声声悠扬的驼铃声里、在传奇璀璨的丝绸古道上、在九曲奔涌的黄河岸边、在风光迥异的多元地貌内、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团结中,无数文人墨客与甘肃这块神奇的沃土结缘,留下了文脉绵延的千古诗篇。
新甘肃客户端利用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的技术优势,联动全省融媒体中心推出【诗韵陇原】特别策划栏目,展示陇原大地的神与形,意与韵,多姿与震撼,厚重与美丽。

嘉峪关市因“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而命名,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西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历来被称为“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是新亚欧大陆桥中转重镇和内地通往新疆和中亚的交通枢纽。
嘉峪关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的嘉峪关关城文化旅游景区、闻名世界的魏晋墓群地下画廊、万里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等著名景区景点和文物古迹。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也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万里长城沿线上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嘉峪关市一隅
出嘉峪关感赋 其一
清·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代以抗击英帝国主义鸦片侵略而名垂史册的林则徐,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工于吟咏的诗人。
道光二十二年 (1842),他被贬戍伊犁,途经嘉峪关所作七律《出嘉峪关感赋》四首,更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视频来源: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出嘉峪关感赋 其二
清·林则徐
东西尉候往来通,
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
楼头倚剑接崆峒。
长城饮马寒宵月,
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
东南谁比此关雄!
据林则徐日记记载:“癸丑。晴。昨夕司关官吏来问所带仆从及车夫姓名,告以人数。今晨起行,余策马出嘉峪关,先入关城。城内有游击、巡检驻扎。城楼三座,皆三层,巍然拱峙。关内设有召房,登记出入人数。一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近关多土坡,一望皆沙漠,无水草树木,稍远则有南北两山,南则雪山,北则边墙。”
嘉峪关在今嘉峪关市,是万里长城的西端。依山而筑,居高凭险,南枕祁连,北锁居延,为丝绸路上之重要关隘,东西交通之要冲。林则徐在出关之际,立马关前,放眼山川,俯仰千古,感慨系之,挥毫写下了这组七言律诗。

出嘉峪关感赋 其三
清·林则徐
东南谁比此关雄!
敦煌旧塞委荒烟,
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
全收雁碛入遥天。
威宣贰负陈尸后,
疆拓匈奴断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
何时此地罢防边?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出嘉峪关感赋 其四
清·林则徐
一骑才过即闭关,
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
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
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
不为衰龄盼赐环。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前长城近处远望
民国·于右任
天下雄关雪渐深,
烽台曾见雁来频。
边墙近处掀髯望,
山似英雄水美人。
嘉峪关市大街小巷,处处绿树成荫,新风扑面,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昔日的戈壁滩变美了、变绿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成为嘉峪关市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登嘉峪关
清·裴景福
长城高与白云齐。
一蹑危楼万堞低,
锁钥九边联漠北,
丸泥四郡划安西。
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布局、领略山川形胜。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悬臂长城
嘉峪晴烟
明·戴弁
烟笼嘉峪碧岧峣,
影拂昆仑万里遥。
暖气常浮春不老,
寒光欲散雪初消。
雨收远岫和云湿,
风度疏林带雾飘。
最是晚来闲望处,
夕阳天外锁山腰。
“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严酷环境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嘉峪关,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一江碧水穿城过,半城草木半城湖,雪山映照、蓝绿交织、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如一颗璀璨宝石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之上。

进嘉峪关
清·史善长
一纸将军令,重门六扇开。
当关资虎将,题壁费鸿裁。
视频来源: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题嘉峪关驿壁
清·施补华
回首昆仑万叠山,
黄沙白草几人还!
名心我比班超少,
不待封侯已入关!
长城第一墩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段起点,统辖区域称为嘉峪关防线。

视频来源: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李嘉 徐晓飞 安桃 许婧
西域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往西,雄伟壮丽的长城、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宏大的古老关城、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条苍茫古道至今仍流光溢彩。

特别鸣谢: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