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万物勃发,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新甘肃客户端通过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和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开设《奋进陇原迎盛会》栏目,今日推出“振兴篇”,聚焦乡村振兴、产业致富,展示田畴沃野新姿。
凉州:打造农业“鲜”名片
武威市凉州区加快“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10+N”特色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起了以“甘味”“凉州农鲜”公用品牌为引领,绿色、有机认证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塑造了“醉美凉州·地道农产”的整体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凸显。
天水:振兴路上育苗忙
近年来,天水市以“农产品增值、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为发展思路,以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依靠科学农业技术和节水技术发展集约经营,示范引领周边地区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断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
景泰:“和美乡村”让乡村“大美”
一草一木皆风景,和美乡村入画来。景泰县寺滩乡永安村充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精耕细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靖远:做活大棚“致富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靖远县积极引导菜农采取春提前、秋延后的种植方式,避开蔬菜集中上市期,巧打种植“时间差”,瞄准市场时令蔬菜销售供给“空档”期,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灵台:“光伏+”为乡村振兴“充电”
灵台县朝那镇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富民之路,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庭院、屋顶等资源,不断探索“光伏+”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全镇范围内按下分布式光伏开发“加速键”,以“满格电”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临潭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五无甘南”为指导,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整治和空气污染防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聚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临潭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高台:现代设施农业带来好“钱”景
高台县因地制宜,统筹资源优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草莓、人参果等特色作物,以“特色种植+休闲旅游”为主要模式,将“优品种、高品质”的经济作物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勤:人参果“甜蜜来袭”
民勤人参果产业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提质,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依托直播、电商等“云上”直播采摘活动,民勤人参果产业品牌效应逐步扩大,“小果实”成为带动创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