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响⑨|甘州:激发党建新活力 奏响发展最强音
2022-11-18 21:53:44 编辑:何静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记者 张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美丽乡村魅力绽放、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甘州区以开展全域星级标准化党支部争创为抓手,围绕市委“一屏四城五区”发展定位和区委立足“五大定位”,坚持“四业并举”,强化“双轮驱动”总体要求,突出“主轴引领、多翼驱动、全域提升”,强化系统思维、注重整体谋划、树牢融合理念,大力开展“四化四提升”强基固本行动,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工作信息化和“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深入分析把握各领域基层党建特点规律,做强农村党建、做靓城市党建、做细机关党建、做实国企党建、做优行业党建,精心培树一批“甘字号”党建典型,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走进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设施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日光温室鳞次栉比,棚内绿意正浓。番茄、甜瓜等各类蔬菜挂满枝头,辣椒苗长势喜人,当地村民正忙碌地进行管护。

说起陈寨村的变化,村妇联主席王琴感慨良多。一个以玉米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村集体,通过采取行业联合、地域联合、产业链整合的“集群式”“链条式”“捆绑式”发展模式,吸纳党寨镇马站村、小寨村、七号村和梁家墩镇五号村、六号村等6个村成立“组织平台联建、优势资源联用、产业发展联动”的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通过设施农业开启了奋进之路。

“片区党委组建之前,党寨镇各个村子在蔬菜种植品种选取、销售渠道、种植技术、冷链物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片区党委组建后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彻底解决了农户种植蔬菜的后顾之忧。” 党寨镇党委副书记闫亮告诉记者。

如今,陈寨村果蔬满园,形成了以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订单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了集试验推广田、种苗加工厂、蔬菜主产区、四季采摘园、物流集散地、智慧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2021年蔬菜产量达到15000吨以上,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委建设规范化,乡村振兴产业化”……步入甘浚镇速展村办公大楼,外墙上的名言警句催人奋进。而投资300余万元新打造的乡村建设示范点“西遇·宿集”正是甘浚镇党委政府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干事业的有力彰显。

“今年以来,我们村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增收800万元,很多人喜欢来这里体验新式田园生活。”速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鑫表示,思路决定出路,速展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没有就单一的产业抓产业,而是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树立农旅融合思路,立足毗邻丹霞大景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以地强农、借力兴旅、依园生财,变资源为资金、潜力为实力,带动全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发展路,干群齐心共奋进。近年来,甘州区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思路,深入学习、积极探索,从示范村带贫困村“1+1”结对帮带,到中心村带一般村“1+X”联动发展、首创片区党委“1+产业带”协同推进、深化拓展“中心村(片区)党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体等五大发展模式,先后组建片区党委3个、中心村党委17个、联合党组织20个,辐射120多个村抱团发展,通过四年探索,实现五次跨越,打造了“三链建设”“甘州版”。扭住党建引领牛鼻子,坚持尽锐出战,累计选派23个驻村工作队、100名帮扶干部,集中选派37名精兵强将奔赴扶贫一线,整合62个帮扶单位力量,投入资金近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15项,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和团结群众脱贫圆梦,1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顺利退出“插花型”贫困县区序列。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全区244个村“一肩挑”比例达到99.23%,致富能人达85%以上,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更足。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制定出台《乡村振兴发展顾问引进招聘工作方案》等文件,实施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7899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有力支撑愈发凸显。


联动共享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11月15日上午,在南街街道巷道小区,甘肃共裕新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的保洁员正忙着打扫小区卫生。现在的这个小区,邻里和谐、井然有序,大家的幸福感都很强。

在前些年,因为该小区是“三无小区”,居民们经历了一阵无序之痛——小区内垃圾乱扔、私搭乱建、车位私占、路面坑洼积水……

“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物业公司”五方联动治理模式,改变了这种局面。”甘州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居民烦心事的必然要求。“先锋物业”承接了“三无”楼院物业服务,实现了“老旧小区”从“三不管”到“全面管”的华丽转身。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今年1月,靖安乡上堡村闫某驾驶车辆,与新沟村村民张某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张某重伤。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靖安综治中心会同派出所、司法所、村社网格员、双方律师对事故民事部分进行了调解,使这起矛盾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这起案件正是甘州区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也是甘州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实践。”甘州区综治中心副主任宋舒捷认为,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进各类信访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有效破解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城市治理为幸福加码。近年来,甘州区全面推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社工委”和片区党建联盟“三委一联盟”工作体系建设,制定《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落实社区治理16条“赋能举措”,探索成立“社工委”28个,创新实施“先锋物业”,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开展“三拆三治三通四增”工作,集中打造南大池、羊头巷、解放巷等8个连片改造示范点,“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得到有效解决,实现“大社区治理、大物业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张掖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清单指引》,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三级综治中心、四级调解平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创新做法成为“甘肃经验”并向全国推广,我区被列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围绕实施“四化四提”强基固本行动,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解决2个街道、20个社区活动阵地狭小问题,打造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示范点153个,改扩建活动阵地87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

打造“甘州儒商”

助推民企快速发展

碧草如茵牛儿跑,乳香伴着党旗飘。走进甘肃传祁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加工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将刚刚下线的乳制品进行包装装车,发往外地。甘肃传祁乳业有限公司是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的日产120吨,集乳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

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新建标准化乳制品加工车间和常低温库房,引进国内先进的本优前处理设备、中亚灌装设备和利乐灌装设备等7条全自动生产线,项目满负荷运行后,可带动周边1000余人就业,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产品覆盖陕、甘、宁、青等周边省区和南方重点城市。

2021年,甘肃前进牧业获评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品牌。昔日的村办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奶牛存栏量突破4.5万头,年产牛奶22.6万吨,年销售额达11.2亿元,为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的奶牛养殖业树立了新标杆。

“全域党建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没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前进牧业的今天。”据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舒朝选介绍,前进牧业之所以能在短短十余年间,由当年的“村办乳制品企业”发展成为省内养殖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和中国优质奶源基地,得益于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生产效益的强大引擎,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有效促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同时坚持“引才”为先,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作为受到本地市民热捧的万家便民市场,则聚力发挥党建引领效能,在服务体系上改革突破。

日前,走进甘州区万家便民市场,整洁有序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摊位上蔬菜水果分门别类、摆放有序;地面干净卫生;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来自三闸镇瓦窑村的农民张维义正在售卖娃娃菜,老人家告诉记者,自家种了8亩地,以前蔬菜丰收之后不知道去哪里销售,现在入住万家市场后,每天都能卖掉200斤左右的蔬菜,市场不仅免收场地费还供应暖气,冬天卖菜再也不怕挨冻了。

据了解,万家便民市场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万家市场、便民万家”为定位,是一家集面食、熟食、水果、蔬菜及其他农副产品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市场。2019年6月,市场成立了万家联合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将支部建在市场上,设置农产品自产自销摊位80余个,对入驻市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伤残军人家属等给予免租金优惠政策支持,为当地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搭建平台。

今年以来,甘州区着眼推进全区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实,聚焦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生产要素需求,深入实施“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和“纾困惠企”行动,组织工信、科技、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全覆盖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先行先试,筛选确定20家左右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作为纾困惠企的重点,建立问题清单,一企一策、一厂一策,逐项攻坚破解。区委组织部和派出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调阅工作日志、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检查选派干部在企业的履职情况。选派干部发挥“1+1+1”的桥梁纽带和“三大员”作用,借助派出单位职能职责优势和政策红利,及时把中央和省、市、区支持企业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传达联系服务企业,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把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情况摸清、问题摸准、原因摸透,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向行业系统反映企业“呼声”;利用“双重身份”优势,协调企业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争取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利好政策。至目前,选派干部累计为企业申报项目16项、争取落实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协调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用工难、生产经营车辆通行难等问题20多项。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