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1日电 (白梅薇)优化城市布局,推进老城区精致化修复提升和新城区精细化规划建设;注重综合施治,立足打造西北地区精细化管理“样板”城市;持续扮靓城市环境底色,全力推进公园建设和绿化美化……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始终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创新开展“三拆三治三通四增”行动,下足功夫持续完善城市功能、补齐短板弱项。
拆除了围墙 连通了民心
南大池片区位于东街街道甘泉社区,因片区内南大池公园而得名,片区内共有791户1917人,却因为分属于不同的家属院,用围墙分割成了12个楼院27栋楼,每天进进出出贴墙走、避车行,既占空间又不方便,本来离出口最近的住户却要多走几百米绕过围墙才能出行。
2021年,经过甘州区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后,南大池片区被列为甘州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集中连片改造工程八大片区之一。区上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通力配合,拆除片区内的围墙、废弃小平房、锅炉房,规范物业管理、布局停车场、小公园、城市家具……一场“三拆三治三通四增”行动就此展开。
据了解,目前该片区共拆除内围墙1344米、锅炉房3间、车棚车库8个、库房7个、违建14处、小平房61间,水电暖、通讯等管网全部“入地”,在保留部分遗存风貌的基础上,修建水系、长廊、凉亭、花苑、绿地、停车场,地面铺设了渗水地砖,增设居民活动健身器材,进行路面硬化,划分车行道和步行道,设置封闭式智能门禁系统,架设监控设施,建设停车场,同时引进物业公司统一规范管理,一个方便、绿色、有活力的社区正在悄然形成……
废旧煤厂变公园 打通城市微循环
秋日的“又一园”里,落日余晖洒在古色古香的长廊上,前来散步锻炼身体的居民络绎不绝。“有这公园太好了,我们出门几百米就有锻炼身体的地方。”正在健身器材上压腿的蔺阿姨高兴地说。
原先的解放巷片区煤厂、煤房、旱厕、围墙、锅炉房、旧平房等杂乱分布,一度是脏乱差的“代表”。
去年以来,甘州区结合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对“迷宫小区”、三无小区、独栋楼院进行大组合,拆除辖区违章建筑,综合利用腾退空间,利用腾退出的边角空地,规划建设公园绿地、休憩凉亭、立体停车场,“又一园”就是其中一处代表。
去年来,甘州区以“三拆三治三通四增”为载体,积极探索推进“大社区管理,大物业服务”,南大池片区、东湖小区等8个连片改造提质示范项目全面完成,改造背街小巷22条、老旧小区3120户,引进物业公司接管“三无”小区、楼栋82个,增加健身器材、休憩长廊、景观绿地等公共设施,实现路灯、门禁、监控、环卫等基础配套设施全覆盖,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做足绣花功夫 让城市更有品质
2014年,甘州区城市绿地养护面积约为31万平方米,2022年,甘州区城市绿地养护面积为311万平方米,8年间,这个数字扩大了10倍。
近年来,甘州区因地制宜布局口袋公园、街心花园和城市公园绿地,累计建成白塔彩虹公园、流泉公园、“水云乡”生态公园等83处城市绿地公园,绿化裸露土地5900多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
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45.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25%,绿化覆盖率40.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22.05平方米。
智慧赋能 城市管理更精细
自2019年智慧城管平台建成以来,甘州区积极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发展路径,将45个专业部门接入智慧城管平台,采用“市区监督,区级指挥”的双轴联动管理模式,以六大类事件和六大类部件为基本内容,按照问题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置、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七步闭环的业务处置流程进行案件结案和归档。
“城市更新,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张掖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葛永宏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