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   ~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深化法治建设 护航乡村振兴
2023-12-12 11:26:10 编辑:杨莉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坚持五治融合,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把群众法治观念、思想道德的“里子”和村容村貌、群众福祉的“面子”同步推进,让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2022年12月,速展村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评选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村子的发展壮大最关键的一条是党员干部引领和思想的创新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近年来,速展村按照“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乡村治理”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任务落实,深化中心村党委引领成效,有序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星级创建活动,细化完善党建任务责任清单,高效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党的组织生活开展率100%,从严排查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着力攻破短板弱项。同时,把加强阵地建设作为“第一载体”,深入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因地制宜,在速展街区打造法治文化广场,主干道墙面、花坛、路灯等设施都成为了宣传法治精神的媒介。法治广场电子屏定期播放普法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的节目,使群众更加向形象地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内容。相继建成2个村级法律图书角,对村民免费开放,并根据季度宣传重点向村民发放法治宣传书籍和挂图,有效拓展群众学法的广度和深度,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群众的认识和法律水平显著提高。

速展村把强化村务管理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在社会治安和民事调解方面加强人员力量,并积极发挥好村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尽可能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化解老百姓的矛盾困难,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同时,在健全完善“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上下功夫,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积极发挥好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严厉打击黄赌毒、邪教等违法行为,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好媳妇”“五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并高标准打造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巾帼佳美积分超市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和场地。与其同时,通过丰富的村级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开门纳贤,广开言路,积极吸取群众和社会乡贤人士的智慧,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村级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引导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到村社治理的各项事务中来。

速展村把做好法治宣传作为“第一手段”,创新宣传方式,用好已建成的各项高标准乡村活动场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群众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广泛开展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结合“法律八进”等活动,深入开展法治进村社,法治进家庭活动,找准法治宣传切入点,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法律明白人的培养和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创建,加大对各类涉农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法律咨询、“乡村夜话”、庭院会议、大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向广大村民宣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拓展宣传广度,全面提高了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速展村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支撑、群团组织为纽带、社会组织为依托的村级工作运行体系,深化“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务公开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社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广运用“积分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并严格执行,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积极推行多元化社会矛盾调处体系,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三官一师两员”进网格(即1名警官、1名检察官、1名法官、1名律师、1名心理辅导员、1名人民调解员)活动,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同时,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每月定期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对《民法典》《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培训,调解员积极交流各自在矛盾调解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调解员明白法律,熟知政策、掌握技巧,能够胜任人民调解工作,解决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速展村将继续抓实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法治振兴促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速展。(闫凯)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