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记者 张扬 施晶晶)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干部徐宁,自幼受外公影响和家庭熏陶,从小就学习各种乐器并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在四川师范大学就读期间,熟练掌握了川剧变脸这门独特的传统戏剧艺术绝技,为甘州非遗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贡献了力量。
在日常工作中,徐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先后多次主动申请参与了省市区及文化部门组织举办的“文艺润心·精神扶贫”“快乐老乡”“千台大戏送农村”等各类公益性演出,利用文博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会活动,多次义务演出《三对面》《二进宫》《杀庙》等折子戏,短短几年时间,为城乡群众义务演出三百多场次。忙中偷闲的他,经常虚心向《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木偶艺术表演技艺,潜心于艺术创作和表演。近年来,徐宁还先后通过参加各类非遗戏剧、曲艺表演培训班、“非遗传承人群高级研修班”等理论学习,让自己在非遗传承理论和实际表演技巧方面再次得到了提升。他还自费外出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嘴壶功夫茶技艺”并将其与地方“三泡台”茶文化相融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本土茶文化内涵。
他在熟练掌握该项技艺的基础上,最终将川剧变脸绝活与杖头木偶戏表演有机结合,特别是将川剧中的吐火、变脸绝技成功植入杖头木偶表演中,并与地方传统杖头木偶戏融合创编演出了木偶戏节目《奇偶出彩》,取得了非常好的演出及传承效果,开创了甘州区传统技艺与创新融合发展的先河。同时,他还将裕固族舞蹈融入木偶戏表演,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裕固族舞蹈木偶戏,这种形式的创新结合目前在国内也属首创,并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外观专利保护。
“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深入到群众生活的最低处,用心用情用力创作出展现时代筋骨、有社会温度、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向外界展现甘州非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讲好甘州故事,传播甘州好声音。”徐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