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记者 周晓琴 何长凯 王凯)今年以来,甘州区把深入贯彻落实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一高地四区”的部署要求作为践行“三抓三促”行动的有效载体,着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坚持产业富民,拓宽共富之路,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周东是甘州区小有名气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成立的旭东养殖农民合作社,目前肉牛存栏量达400余头,年出栏量2500余头,合作社共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超过500户,吸纳就业2000人左右。“现在存栏肉牛400头,能繁母牛200头。下一步,我们打算就是农户繁育,自己育肥,我们公司销售,持续带领本镇以及甘州区的养殖户更好地发展。”
甘州区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富农,建成万亩蔬菜乡镇8个、千亩蔬菜村46个,打造党寨、梁家墩、上秦、长安等乡镇供京沪优质蔬菜基地17万亩,奶肉牛饲养量达到43.96万头、出栏15.58万头。2023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7亿元,增速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4元,增速8.3%。
“截止目前,我们全村的4800亩耕地已经有2800亩发展了设施农业,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5%。从经济收益上看,设施蔬菜的产值基本上每年能达到1万元以上,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8400元,设施蔬菜产业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70%以上。”甘州区党寨镇雷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兵成说。
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制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种子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30%以上。近年来,甘州区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优势制种企业48家,世界排名前十企业2家,国内排名企业前十企业5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11家,研发通过审定品种270多个,2022年玉米制种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其中超过亿元企业23家。
甘州区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殷生斌说:“近年来,我区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育集群、兴园区、创品牌工作思路,张掖玉米种子区域品牌优势日趋凸显,已形成‘产加销、育繁推’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同时,甘州区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方式,采取转租、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集体房产、空置校舍和保鲜库、机械等闲置资源资产,支持雷寨旺盈、福慧双塔等20个村集体公司以现代企业模式运营,引导鼓励村集体公司发展产业提升型、资产盘活型、商贸服务型、工程建设型等业务,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138个,35家村集体公司获得营业收入1723万元。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农业升级增效,持续提升现代种业、绿色蔬菜、优质肉牛、优质奶业、特色种养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效益,加快建设玉米种子、绿色蔬菜、现代循环畜牧、食用菌、高效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园,不断延链补链,提升甘州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土特产’,围绕‘一粒种、两头牛、一盘菜’,持续抓好‘建基地兴园区、聚集群延链条、创品牌拓市场’,力争把甘州建设成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高地、国家级现代种业样板区、西北奶肉牛产业引领区。”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王克勤说。
记者手记: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如今,甘州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越来越好。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甘州将持续拓宽增收渠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