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   ~   
“乡村行·看振兴”主题报道⑥|甘州区碱滩镇古村“蝶”变添新韵
2023-10-30 09:24:36 编辑:曾淇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文/张玲 武青青

摄影/王建平 田孟哲 李自海 白梅薇 王凯

深秋时节,走进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洁净的通村水泥路,道路两旁的文化墙上镶嵌着油壶、木车轮等富有农牧业生产生活气息的“老物件”。石桥、水车、凉亭依次呈现,让人目不暇接,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养牲口的后院,成了家家户户休闲的庭院;村民堆柴草的地方,现在是装饰一新的特色文化墙;村头的撂荒地,如今变身风景宜人的小游园;泥泞不堪的居民街,经过风貌改造后,成了迎接四面八方游客的网红街……”家住碱滩镇古城村六社的王再军高兴地细数着村里近几年来的变化。

“碱滩镇古城村历史源渊深厚,遗存的屋兰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底蕴丰富,把传统村落保护好,发展好,让其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寻觅乡愁的首选地。”碱滩镇党委副书记赵海龙介绍说,碱滩镇充分统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既充分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使传统村落和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又与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有机融合,稳扎稳打推进乡村建设,通过活化利用、以用促保,不仅留住了最美乡愁,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更激发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22年,古城村以全省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契机,在常态化抓好村庄清洁,统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黑臭水体、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治理一体推进的同时,从农民需求出发,发挥村民自治能力,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加强村庄绿化美化,解决脏乱差问题。完成全村135户居民点及街面绿化景观工程、建筑屋面及外立面改造工程、室外道路工程、室外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配套建设村社道路、街面亮化、仿古亭廊,打造绿化景观,敷设雨污管网,改造农房风貌,高标准打造民宿客栈7院,实现村庄与自然、历史与人文和谐共生、融合互促。

随着河道疏浚、绿化美化、风貌改造等一个个项目工程的实施,昔日的传统村落面貌发生了蝶变,也为传统村落古城村的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方向。

“屋兰古镇景区建好了,商户增多了,来我们村游玩的游客更多了,我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了。”村民王龙有着十余年的张掖特色小吃饭馆经营经验,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的落地让他喜笑颜开。“旺季时我们家每天的营业额在4000元以上,在家门前吃‘旅游饭’比外出务工强得多!”

除了打造屋兰古镇旅游景区,古城村还配套完善停车场、文化广场、公厕、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施,同时,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通过举办包粽子、猜灯谜、闹社火、农民运动会等文化活动,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其中,唤醒村落传统文化内生动力,真正让传统村落留住“形”,守住“魂”。

近年来,该村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以古城村为承载地,以古城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古城楼为核心,通过改造提升主要交通道路和原有民宅街区,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依托屋兰文化高水平打造集古城观光、文化旅游、休闲商业、养生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古城文化旅游体验地,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阵”,2019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2022年年底,古城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村振兴品牌节组委会授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

现如今的古城村,翻新后别具一格的民居民宿、翠色欲滴的农田与整洁干净的村间小道相映成趣,悠久灿烂的屋兰文化与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交相辉映,古韵与新风、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成景,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特色民俗村为契机,积极对古城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对古城村屋兰民俗博物馆、张掖边塞博物馆以及民俗村修复项目区整体风貌等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对东古城城楼等文物遗存进行修复保护,进一步开发九曲黄河灯阵系列下屋兰宝卷、灯彩等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和活态发展,为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增砖添瓦、注入活力。”谈到村里未来的工作,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荣信心满满地说。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