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10月23日至24日,三省四地检察机关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举办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额济纳检察论坛,甘肃省张掖市、青海省海北州、甘肃省酒泉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检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席,甘州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强峰参加。
张掖地处国家“两屏三带”主体功能核心区,境内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交融交汇,绵延一千多公里的祁连山一半在张掖境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占总面积的76%,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孕育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形成61.8万亩的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甘州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下,以三省(区)四地检察机关建立的《合力守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作意见》为抓手,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全力服务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强化能动履职,助力绿色发展。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积极推进河长制、林长制落实落细。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甘州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工作合力。与区河长办踏勘河道20余次,协同摸排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3件,通过办案督促治理被占用河道2.5公里、回收清理各类生活垃圾固体废物50余吨,切实维护甘州区域内河湖生态环境安全。与区林长办开展林木资源专项检查,针对乡镇辖区内林木资源缺水干枯、管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0件,督促强化林木资源监管力度。围绕黑河流域湿地保护,督促属地乡镇政府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四级联动”的巡护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湿地保护巡查检查,相关案例被省检察院采纳并在相关论坛会上展示,充分彰显甘州检察发挥检察力量,守护张掖黑河湿地生态保护的责任和担当。
强化诉源治理,推动生态修复。构建“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多元化协作”的补植复绿模式,全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主动联合区法院、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区林业和草原局、区青绿林草投资公司在黑河林场建立涉林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补植补造基地,由该公司代为履行涉案补植补造任务。采取签订代为履行协议、交纳补植补造费用等方式,切实解决违法行为人没有地块栽植及树木栽植后管护不到位、成活率低下等实际问题。该公司在黑河林场涉林案件补植补造基地已代为补植苗木500余亩,收取的补植补造费用全部用于基地林木管护,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强化沟通协作,凝聚保护合力。按照“上下一条心、全院一盘棋”工作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的职能作用,切实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多汇报、再沟通、发建议、促整改”工作机制,积极向区委、人大报告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适时与行政执法机关主动对接沟通,实现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无缝对接。聘请4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专业人士担任检察院听证员、组建21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团队,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12人次、检察开放日100余人次,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黑河流域及湿地生态环境。
甘州区检察院将持续践行绿色检察理念,坚决扛起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检察担当,不断延伸保护触角,落实三省(区)四地检察机关建立的《合力守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作机制》,主动强化与兄弟县区院的协作联动,筑牢黑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美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