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今年以来,甘州区长安镇庄墩村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意见一指引”精神,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的“24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法,一体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劲笔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画卷。
筑牢基层堡垒,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着眼于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基础建设攻坚行动,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党内活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不断促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精准化服务。建强村级阵地,本着“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积极借鉴先进村阵地建设好做法,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服务等功能,高标准打造村党群服务中心,实现阵地“多务合一”、功能作用最大化。创新组织设置建强“党建链”,辐射带动2个村、5家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成立绿色蔬菜产业链党委,发挥产、供、销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农增收。深入实施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成立集体公司,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15万元。
强化一网统管,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网格员-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整合综治、安全、应急等各类网格,打造“全科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支部书记,配备网格辅助员5名,确定党员联系户22户,划分4个党员责任区,让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哨兵”。全面实施乡村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坚持“以人织网,按格管事”,及时采集综治创稳、民生、安全等信息,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2处,化解矛盾纠纷5件,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关爱行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等力量,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结成“对子”,开展“敲门响铃”活动,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上门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件。
定期走访说事,解决乡村治理“小事”。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建立“周一分头访、周四集中判、精准定点访、突发立即访”的走访机制,弘扬“店小二精神”,把服务触角伸到村社居民点、田间地头,做到“社社到、户户进、人人访”。推广使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综治E通服务平台,设置“社情民意二维码”,建立社员微信群4个,对“三务”等信息每季度首月在网上公开,引导群众足不出户、线上说事,实现了民意“上网”、服务“上线”、事项“码”上办理。畅通群众说事议事、参与村级事务的渠道,组建“民事直说”委员会和4个“邻里小院”议事会,打造“一室一亭一廊一中心”民事直说平台,大力推行“一约四会”,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至目前登记群众身边邻里纠纷等关键“小事”23件,化解答复率100%。
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成效。庄墩村党支部坚持把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统筹推进,通过组织“引”和党员“带”,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实现村集体、农户、企业“三赢共富”。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以“拆旧建新、拆建互促、人畜分离”,打造田园新居示范点,拆除老旧房屋100院,新建田园式住宅86院,建成养殖圈舍66栋;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栽植各类苗木3万余株,配套完善道路、供水、供暖、路灯、水系景观、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引进浙江客商流转土地发展高原夏菜1200亩、设施蔬菜100亩,新建1400吨恒温保鲜库一座,解决本村群众就业岗位60个,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庄墩注入了强大动能。(长安镇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