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   ~   
甘州区就业服务中心:爱心理发摘贫帽 老人旧貌换新颜
2022-10-31 21:14:05 编辑:王睿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啊,这个爱心理发搞得攒劲!自从村上有了‘爱心理发员’,我们这些腿脚不好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理发,再也不用为理发发愁了。”刚刚在“爱心发屋”和老伴理完发的老张激动地说。爱心发屋的成立,一方面解决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另一方面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在给老百姓提供便利的同时解决了一部分困难群众理发难的问题。“每月逢5,我都会来爱心发屋剪头发,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需要剪头发的时候,我都是随叫随到,上门服务。”爱心理发员滚多顺边说边熟练地操作着手里的推子。

近年来,甘州区结合各乡实际,始终聚焦群众所急所盼,全面摸排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但又无法离乡、无力创业的困难弱势群体,有序落实开发爱心理发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将乡村公益性岗位作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举措,截止目前,全区共开发286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在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同时,真正实现了摘“贫帽”与提“精貌”的双赢局面。

“之前没有学过理发,心里也没底,但是参加完培训,经过专业美发师的指点,现在已经掌握了碎发、短发、平头等基础理发技艺。”爱心理发员康建英是花寨乡的脱贫劳动力,她表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为老人服务,也是希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的理发问题也“包”在她身上,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举手之劳”,虽然剪头发是免费的,但每一次剪发都是提升技术的过程。“我现在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可以免费学习,还能自己实践,我想再努力一点,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等家里条件再好一点,我就进城去开个理发店。”康建英笑着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公益性岗位作为脱贫劳动力的兜底保障,既“扶贫”,又“扶志”,更“扶智”,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部分困难群体的内生动力和自身发展潜力。

爱心理发员的设置用实际行动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的“头”等大事,用最平凡普通的行动,传递着温暖和关怀,孟师傅是一名脱贫劳动力,身体原因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乡上结合实际情况,将其聘为爱心理发员,经过相关的培训,他已具备了基本的理发技术,“我很高兴,给村上的老年人免费理发的同时,每个月还有500块钱的岗位补贴,一边能看病还有兜底收入,理发也不累,真真是好政策啊。”孟师傅乐呵呵的说。一旁排队等待剪头发的赵大爷也高兴地说:“政府现在真好,剪头发的事都能给老百姓考虑到,自打有了我们的孟大师,我这头发一直是干净利落的。”免费爱心理发服务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地打动了乡亲们的心,切实地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求,让乡亲们在感受到政府关怀的同时也让政策落地见效。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便是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最好的答案,甘州区将继续用心用情答好每一份试卷,用实际行动让干部们干得舒心,让乡亲们看得放心。

下一步,甘州区就业服务中心将结合赋能行动的工作需要,持续推进爱心理发员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坚持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始终以解民所忧、消民所愁为目标,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助其有一技之长,圆其就业梦想,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及归属感。(刘化平 胡燕慧)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