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水利强则农业强,水利兴则农村兴。今年以来,甘州区大满水利电力管理处立足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水利先行”理念,抓项目、保供水、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蓄势赋能,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新答卷。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甘州区大满水利电力管理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甘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河东水厂项目大满灌区线完成主管道建设82.5km,村级自备水源接入管线280.5km,待项目建成后可促进辖区村社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惠及农村群众6万多人。强化水质保障,对2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做到“应修尽修”。健全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全年共完成水质检测360余次,有力保障灌区农村供水水质安全达标。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供水主动仗,每年春季组织对抗旱应急供水工程进行检修。
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加快水利项目建设。乡村产业兴旺,离不开水利支撑,今年以来,甘州区大满水利电力管理处坚持项目为王,谋划实施7个乡村振兴类水利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甘州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项目二坝水库清淤增容工程,完成管线铺设32.8km,至目前累计完成管道建设工程量进度50%,完成投资约3000多万元。大满灌区城西闸支渠一斗改建工程、大满灌区干支渠清淤及启闭设施维修项目已列入灌区2023年小水工程计划,共计划投资68.85万元,待方案批复后进行实施。目前已编制完成大满灌区神沙窝调蓄池工程、大满灌区张掖农场调蓄池工程、大满灌区石岗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可研报告,大满灌区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可研报告正在编制,这几项工程已启动前期手续办理。待工程建成后,可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地下水超采问题,切实保护好区内地下水资源,维护好良好生态环境,为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乡村防洪减灾,加大水旱灾害薄弱环节建设。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显著提高了该灌区相关乡镇的防洪能力。多次召开防汛抗旱会议,组织责任单位对6处61.1公里防汛地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各防汛责任单位及时加固维修;成立抗旱防汛领导小组,及早筹备防汛物资,组织编制了各类应急预案、调度规程及辖区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计划在主汛期前开展一次综合防汛应急演练;组织机械、人员对辖区南滩防洪堤进行加固并组织专人定期对防洪河道巡查,确保本年度内大野口河、酥油口河、南滩山洪、北山牛角山、东山寺等山洪多发地段的行洪安全。
围绕乡村生态宜居,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统筹河湖治理保护,有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及涉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并纳入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计划中,引导灌区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坚持依法治水,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能力。严格按照《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全面落实“河长制”,明确6名乡(镇)级河长、48名村级河长和1名湖长职能职责,常态化开展巡河查河管河,统筹协调推动解决责任流域内各类涉河湖生态环保问题,全面提升责任河湖管护能力。目前已巡查出涉及渠道、河道环境问题2个,已逐个与相关河湖长对接上报区河长办,并积极配合开展清理工作。通过改善水生态环境治理,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努力实现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申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