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   ~   
“课程随需选 服务零距离”——甘州区工人文化宫构建职工健康文化生活新生态
2025-11-03 17:59:05 编辑:李春娜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长时间坐办公室感觉肩颈都僵硬了,来这里上过一节体验课后,感觉第二天上班都轻松了很多。”近日,在甘州区工人文化宫参加瑜伽公益课的职工蔡玉梅感慨地说。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甘州区工人文化宫坚持“工”字本色、彰显“文”字特色,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功能布局,真正成为广大职工放松身心、提升素养、交流互动的“精神家园”。

精准服务,课程设置“接地气”

为切实回应职工关切,甘州区工人文化宫深入调研不同岗位、年龄段职工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针对久坐办公引发的肩颈劳损问题,特别开设肩颈舒缓瑜伽课,并根据学员工作时间灵活安排晚间与周末班次,实现“错峰学习、按需选课”。“以前总觉得下班没精力动,现在上了几次课,不仅身体轻松了,心情也舒畅了。”一位来自公路段的学员表示。

与此同时,工人文化宫及时淘汰参与度低的课程,引入更具吸引力的机构和内容。更令人暖心的是,通过工会协调,文化宫为报名职工争取到合作机构五折优惠福利,让高品质服务真正惠及普通劳动者。

健康护航,关爱从“身”到“心”

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用眼过度已成为不少职工的“职业病”。为此,文化宫在一楼职工服务大厅增设眼部护理仪,免费向职工开放使用。不少前来休息的职工表示:“来这办理业务的间隙,做个几分钟热敷按摩,眼睛舒服多了,干涩疲劳明显缓解。”

三楼设立的健康管理中心更是成为“热门打卡地”。中心配备专业理疗师和设备,提供颈椎调理、腰椎养护、中医推拿等多项服务。由于床位紧缺、预约火爆,每天前来理疗的职工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介绍,与工人文化宫合作后,不仅扩容了床位,还引入了心理咨询服务专业资源,针对现代职工普遍存在的肩颈劳损、视力疲劳、心理压力大等职业健康问题,倾力打造多维度的健康支持体系。

全龄覆盖,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甘州区工人文化宫注重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兼顾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及家庭群体,构建全龄段服务体系。

工人文化宫启动以来,棋牌室、台球室成了银发学员的“宝藏天地”。退休职工李阿姨笑着说:“每周约上老姐妹打两局台球、下盘象棋,既锻炼脑力又增进感情,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另一边,附近的上班族已在清晨的健身房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文化宫还设有安静舒适的自习室和藏书丰富的职工书屋,馆藏纸质图书逾3000册,涵盖文学、历史、职业技能等多个类别。许多备考职称、准备考试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此复习,“学习间隙翻本书放松大脑,效率反而更高了。”正在备考的青年职工杨洁说。

创新模式,公益与品质双提升

为破解运营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甘州区工人文化宫积极探索“工会主导+第三方执行”的社会化运营机制。在坚守公益属性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公开遴选优质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实行优中选优、动态管理,以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我们不仅看价格,更看重师资水平和服务质量。”工人文化宫负责人表示,“所有课程均接受职工评分反馈,满意度低于标准即启动退出机制。”

此外,依托“陇工惠”微信小程序、工人文化宫活动福利群等方式,实现课程报名、场馆预约、优惠领取一站式办理。每逢“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工人文化宫还推出全场免费开放日,让更多职工共享发展成果。

从一间间灯火通明的教室,到一张张洋溢笑容的脸庞,甘州区工人文化宫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初心使命。下一步,甘州区工人文化宫将持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倾听职工心声,随需而变、提质增效,让更多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努力建设一个有温度、有品质、有活力的高品质职工精神家园。(贾梦婷 魏莉)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50020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