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3日 ()   ~   
国平台点燃区域数字化教育改革新引擎——张掖市甘州区教育数字化改革实践纪实
2025-08-29 17:54:25 编辑:王菲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碱滩镇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王磊轻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九章数学智能诊断”模型,薄弱知识点瞬间呈现,五道精准练习题即刻生成,张掖市甘州区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平台”),推动县区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缩影。

一场倒逼的行动

时间回到2024年底,数据统计国平台应用指标在全市垫底。“倒数第一”深深刺痛了甘州每一位教育人的心。

4月18日,参加完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局长校长人工智能培训班,甘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青的话掷地有声,“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等不得也慢不得!”一场围绕“用好国平台,助推数字化改革。”涉及“管、研、评、教、学、育”全过程区域数字教育改革攻坚行动迅速铺开。

改革的核心在“关键少数”—转变书记校长的观念。区教育局要求校长们见时间表、亮路线图、拿真招、出干货,一场场“头脑风暴”硬是“逼”出了新举措:举办校长“AI+教育”高质量论坛、开展“AI+教学”课堂展示活动,成立数字化先锋团队,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平台”实施全员云端研训……与此同时,《甘州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试行)》应运而生,聚焦五大愿景,部署四大行动,构建四项保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在思源实验学校,缪自军书记带头学习国平台十大应用场景,书记带头学警醒了老师们:“再不学,就要被时代淘汰。”

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明确了方向,关键在于如何落地。甘州区选择以“问题导向”和“先锋引领”双轮驱动破题。以微问题研究为切口,明确指出,“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思路,鼓励教育人人参与,围绕问题,确定行动路线。按照“微切口、短周期、快迭代”的行动策略,围绕国家平台十大应用场景,设定两年“500个微课题、1000个案例”目标。至目前,分层设立了50项校级重点课题、247项微课题,并建立周跟踪、月通报机制强力推动,力求“在应用中创新,力求培育一批、转化一批、推广一批。”

与此同时,“先锋破冰行动”同步展开。区教育局精选45名技术骨干和学科专业名师,组成双导师“先锋团队”,分成10个攻关组,围绕国平台十大应用场景“日研周结”,构建“先锋攻坚、跟岗学习、骨干带动、全员提升”方略,积极搭建“请进来、送出去、网络牵”的成长平台,选派20名年轻骨干教师赴京沪等地中小学进行沉浸式研修。这些骨干教师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回。截至目前,与发达地区15所中小学创建AI教育联盟,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迅速成为引领区域变革的“头雁”。

据统计,自先锋团队成立以来,深入一线,巡回指导,解决问题,成为推动区域教育改革的“火种”。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张平华书记深有感触:“他们不仅带来技术,更点燃了教师前行的底气。”据悉,在“AI+教学”首次课堂展示中,50%的获奖课例来自这支队伍,他们用生动的课堂实践重塑着“师—生—机”交互的新模式,掀起了区域课堂革命的“蝴蝶效应”。

国平台支撑摸得着的公平

数字化改革的红利,最终要惠及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甘州区的实践,让“公平”与“质量”变得清晰可见。为让国平台资源应用顺畅,该区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整体提升”策略,投入2569万元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新建学校100%实现万兆光纤入校、千兆到桌面;老城区重改造升级,智慧纸笔、AI双语听说、未来教室落户学校;云电脑、智能黑板全面升级;教育城域网升级,全光校园网改造加速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体育等试点校多点开花。

国平台的深度应用,“数据流动、人员不动”新教研和新课堂初见端倪。在北街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长吕斌国通过“专递课堂”,与30公里外的乡村教师共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青东小学教师与乡镇学校通过“教师研修平台”实时评课,互动留言。

大满镇中心学校教师戴德茂感慨:“过去进城教研往返半天,现在云端参与,随时随地回看。”碱滩镇中心学校英语教师王菲菲,融合国家平台点读功能,嵌入北京育英学校肖悦的教学片段,构建“双师课堂”;凭借AI诊断系统实时生成学情,化身“数字教师”开展个性化辅导,重构“师﹣生﹣机”课堂互动新模式。

据悉,为确保设备“用得好”,该区创新一个专班、一张清单、一套标准、一项考核“四个一”推进机制,副区长牵头,推动从“有设备”到“用好设备”的蜕变,为国平台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确保推进实效,甘州区建立了“三督三评”机制(督备课、督参与、督效果;自评、互评、总评),乡村毕业年级成绩达标率显著提升23个百分点。

国平台点亮看得见的未来

最新数据显示,甘州区的数字化突围,从曾经的“倒数第一”跃升为全市标杆。其核心价值不仅仅停留在设备改造的表面,而是通过创造性应用,点亮了每一个生命看得见的未来。

距离城区48公里的花寨乡中心学校50岁的宋东老师利用国家平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场景”,借助科学实验AI助手,设计了“花寨乡生态问题”项目学习方案,形成了调研报告。田丰金校长高兴地说:“这解决了农村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难题。”

在甘州,小学科学教师利用国平台的“央馆AI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实验助手和科学实验课程模块100%,科学实验课质量明显提升,在2025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AI作品占比从7%上升至68%。

张掖四中学生王亚自主点击“九章数学智能诊断”模型中勾股定理,知识图谱映入眼帘,该生中的薄弱勾股定理与最值知识点,系统即刻推送习题,他兴奋地说:“学习能自己做主了”。

打破传统研修方式,区教研室组织学科研究会在国家平台建立25个学科研修社群,设计“师德理念+AI通识+学科实践”暑期研修菜单,构建了“研究会设课、学校督导、教师选学”的云端研修新模式。

第二幼儿园刘娟娟老师说:“打开电脑就能听院士讲课,每年省数万元差旅费,更激发了‘我要学’的动力。”教师从“要我培训”转向“我要成长”。目前,全区5千多名教师通过国家平台进行研修。

走出校园,家长们的对话格外动听:“孩子学AI用AI,咱不能落后。”“国家平台有好资源,咱也学学。”甘州实践印证了区域教育改革的真相:真正的数字教育改革,不在技术有多炫目,而是在技术助力下,让每一位生命获得被看见、被尊重的力量,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甘州教育人有着“认准的路,就会坚定地走下去的倔强”,是的,为了生命成长的执念,该区依托国家平台,走出了一条西部县区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崭新道路。(田明)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