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这孩子都20岁了,整天在家抱着手机,不出去找工作,说他两句就吵架,我们是真没办法了!”近日,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康乐社区居民郑先生来到社区居委会,提起儿子小郑便愁容满面,无奈之下向社区和辖区民警求助。
原来,小郑今年20岁,高中毕业后便一直待在家中,日常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玩游戏,对于父母提出的“找份工作、接触社会”的建议十分抵触,甚至多次引发家庭争吵,亲子关系愈发紧张。了解情况后,社区网格员与辖区民警决定联合介入,分步骤化解这一矛盾。
耐心倾听,找准“症结”。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先是单独与小郑沟通,起初他态度消极、不愿多言。通过拉家常、聊他感兴趣的话题,逐渐消除其抵触心理。小郑坦言,自己并非不想工作,只是担心学历不高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又怕面试受挫,久而久之便选择“宅”在家中逃避现实。而郑先生和母亲因急于改变现状,沟通时常常语气急躁,反而加剧了小郑的逆反心理。
双向引导,缓和关系。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一方面与郑先生和母亲沟通,建议他们多给予孩子理解和鼓励,避免过度指责,用平和的方式探讨职业规划;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小郑,结合他的兴趣爱好推荐适合的岗位信息,讲解年轻人步入社会的成长意义,并邀请社区内同龄的职场新人分享求职经历,帮他树立信心。
搭建平台,促成转变。在多方努力下,小郑逐渐打开心结,主动表示愿意尝试找工作。社区和民警随即联动辖区企业,筛选出适合的基层岗位供其选择。最终,小郑成功入职一家物流公司从事工作。上岗一周后,工作人员回访时,郑先生高兴地说:“孩子现在每天按时上下班,回家还会跟我们聊工作趣事,家里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此次矛盾化解,不仅帮助一个家庭走出了困境,更体现了社区与民警联动化解家庭矛盾的实效。下一步,康乐社区将联合辖区民警持续关注此类“宅家”青年群体,通过开展职业指导讲座、搭建就业对接平台、提供心理疏导等方式,助力更多青年树立积极心态,融入社会,从源头减少因青年“宅家”引发的家庭矛盾,筑牢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