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记者 何长凯 王凯 通讯员 张心和)为有效防治光肩星天牛蔓延,扎实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连日来,甘州区抢抓杨树蛀干天牛进入羽化传播扩散盛期,全面启动光肩星天牛化学防治工作,积极阻断林木病虫害,确保全区林木资源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7月24日,记者在党寨镇、九龙江林场看到,防治作业车、无人机正在对林区、集镇道路两侧的杨树、柳树、榆树喷洒化学药剂。
九龙江林场副场长陈宝石说:“我场积极筹备于7月16日开始今年天牛防治工作,今年我们采取的是‘地面车载高压喷雾机’与‘高空无人机’相结合的防治方式,至目前已完成防治面积2600亩,剩余面积计划于27日完成。第二轮天牛防治工作预计于20天以后开始。”
“我镇从7月18日组织机械人工进行天牛防治作业,目前已经完成15个村的天牛防治工作,此项工作将于7月28日第一轮全面完成。”党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查一璠说。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认真开展全区光肩星天牛防治和其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降低天牛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有效控制天牛扩散蔓延,保障全区林木资源和生态安全。今年,甘州区计划防治面积8万亩(次),全区18个乡镇,国有农林场、重点绿化工程4万亩林地,区林草局积极采购天牛防治农药5.2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跟班作业做好技术指导,乡镇、单位、农林场组建防治作业队30多支,对各乡镇、国有单位农林场、重点绿化工程发生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进行化学防治。
甘州区林木病虫害防治站干部秦旭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防治工作中大面积推广无人机作业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定速、定高、定量’智能喷洒的优势,结合地面人工防治,构建起‘空地协同’的立体防治体系。截至目前,已通过‘无人机+地面’作业模式完成防治面积6300多亩,切实保障了防治作业的精准性与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