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近日,一场旨在传承和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州区乌江镇狮子舞培训活动,在区非遗中心与乌江镇的联合推动下顺利开展。此次培训为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人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这项承载着乌江镇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乌江镇狮子舞(狮子上板凳、上缆绳)作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于2017年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惊险的高空表演和南北舞狮融合风格著称。表演者需在11层高的凳塔上完成凳塔攀爬、缆绳直立行走等高难度动作,并配合传统锣鼓节奏,极具观赏性和文化价值,成为甘州区文化名片。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一传统技艺面临着传承人短缺、技艺流传范围有限等困境。区非遗中心与乌江镇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此次联手开展培训,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让更多人了解、热爱并参与到乌江镇狮子舞的传承中来。
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爱好者参与。为确保培训质量,主办方特意邀请了乌江镇狮子舞的资深传承人担任授课老师。课堂上,老师们不仅详细讲解了乌江镇狮子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包括其起源于古代祈福驱邪的民俗活动,以及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独特象征意义,还亲身示范了狮子舞的基本动作、套路编排和狮头操控技巧。从狮头的握持、转动,到步伐的稳健、跳跃,再到与搭档的默契配合,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员们则认真聆听、反复练习,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参与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系统地学到了狮子舞的技艺,更深入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一位年轻学员说道:“以前只在节庆时看过狮子舞表演,觉得很热闹,参加培训后才知道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这让我对这项传统技艺充满了敬畏之心。”
此次培训是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重要举措。未来,我镇将继续加强与各乡镇的合作,开展更多类似的非遗培训活动,为非遗项目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些珍贵的民俗瑰宝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张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