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的菜按亩、按吨卖,还愁卖不出去,现在都是订单种植,按颗卖,愁的是供不应求。现在我们亩均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是普通蔬菜的3倍以上,有机蔬菜真正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拓宽了乡村振兴致富路。”甘州区... [详情]
“过去我们的菜按亩、按吨卖,还愁卖不出去,现在都是订单种植,按颗卖,愁的是供不应求。现在我们亩均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是普通蔬菜的3倍以上,有机蔬菜真正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拓宽了乡村振兴致富路。”甘州区... [详情]
2025年6月1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府城,小朋友在“皮影戏”传承人手把手指导下,进行“皮影戏”互动表演。... [详情]
5月29日,“童心探科学・筑梦向未来”科普大篷车活动走进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幼儿园。张掖市科协的科普志愿者们为该园200余名孩子带来了无人机编队展演、机器人舞蹈表演、面粉爆炸实验等精彩的科普项目。活动中,孩子们还... [详情]
近日,走进甘州区沙井镇水磨湾“种业小镇”制种蔬菜示范基地,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辣椒、番茄正茁壮生长,农户们正忙着人工授粉,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是沙井镇党委抢抓政策机遇,着... [详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成林 摄影报道夏日的阳光为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彩色丘陵披上了绚丽的霓裳。这里的丘陵地貌层理清晰如岁月的年轮,红、橙、黄、紫等色彩交织碰撞,仿佛是大自然用千万年时光精心绘制的巨型油画。从... [详情]
26日,走进张掖市甘州区前进牧业石岗墩苜蓿种植基地,紫花苜蓿流青溢翠,迎风摇曳,迎来头茬收获季,一台台牧草收割机穿梭于田间,“绿地毯”逐渐变成“条纹毯”,一派牧草丰收喜人景象。(冯杰 李自海)... [详情]
全国每3粒玉米种子就有1粒产自甘肃张掖甘州区。甘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位于北纬38°农业生产黄金带,是玉米制种生产“黄金”区域。2024年,全区玉米制种面积达到75.3万亩,年产玉米种量达3.4亿公斤,占... [详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将 李自海 张巧 摄影报道华灯初上,张掖市甘州区甘州府城褪去白日的喧嚣,在璀璨灯火中迎来别样精彩。近日,“文化馆之夜”歌舞展演在此开幕,来自内蒙古阿右旗乌兰牧骑的歌舞演员们载歌载舞... [详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成林 摄影报道夏日,在张掖市甘州区广袤的合黎山巅,银线如龙腾空而起,数十条750千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横交错,将河西走廊富集的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化作澎湃电流,跨越千里... [详情]
图片说明:2025年5月27日,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八幼儿园科技大篷车嘉年华活动上,萌娃在近距离与“机器狗”互动。... [详情]
甘州融媒讯 (记者 柴锋)初夏时节,在甘州区各乡村旅游景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光体验,乡村旅游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 [详情]
文/赵海容 郭沛良 图/甘州区委宣传部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走进甘州区甘浚镇特色果蔬采摘园,一排排樱桃树抽芽吐绿,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樱桃在翠绿的枝叶间更显红润饱满,大棚内弥漫着樱桃果香。速展村特色果蔬... [详情]
甘肃前进牧业7000亩头茬紫花苜蓿丰收。新甘肃客户端张掖讯(新甘肃客户端记者杨红丽 通讯员段新生)初夏时节,祁连山下牧草正飘香。连日来,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的甘肃前进牧业石岗墩苜蓿种植基地上,7000亩优质紫花苜... [详情]
初夏时节,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畜牧产业园的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优质饲草基地里,数台大型饲草收割机、自走式粉碎机、运输车等来回穿梭,采收成熟的头茬紫花苜蓿,场面蔚为壮观。(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马静娜 摄影... [详情]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组织开展抗旱保电专项特巡,全面检查线路、台区及农田排灌设备。程刚/摄国网定西供电公司闻“旱”而动,组织人员奔赴通渭县陇川镇蔡家铺村进行农业灌溉用电设备巡检。王海燕/摄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电力工作人... [详情]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常伟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甘州区,前进牧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奶业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5月26日,由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祁连山下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