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供销合作社全面启动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图片由省供销联社 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海晓宁
春寒料峭,河西走廊的冻土尚未完全消融,张掖市供销系统就已掀起了春耕热潮。
春潮涌动处,犁铧破土声。连日来,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乌江镇、甘浚镇等地的供销社先后举办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启动暨春耕开犁仪式。在沙井供销社农机开耕联合演示现场,随着旋耕机的轰鸣声划破长空,张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正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拉开全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序幕。
在沙井镇万亩制种玉米示范基地,北斗导航拖拉机正在精准作业。技术员李贵介绍智慧农机平台时说:“不管是农机数量、作业轨迹、服务面积等,一部手机就能全程监控。”在高台县骆驼城镇,村民王文打开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云平台手机APP,输入自家地块信息,轻轻一点,配肥方案就映入眼帘。“以前凭经验施肥,现在靠数据说话,每亩成本能降30多元。”王文说。
据了解,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共有21家基层社和社有企业依托已建成的玉米制种基地田间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通过配套智能水肥一体、田间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等智能物质装备和可视化田间信息管理系统,为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土地托管+保底分红”等经营服务模式让许多农户受益。图片由山丹县供销社提供
与此同时,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张掖市供销系统还大力推广“供销社+村集体+农户”“土地托管+保底分红”等经营服务模式。
“今年我们与省供销集团和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建为农服务公司,发挥各方职能优势,实现农资集采、农机统配、农事统管一体化,凸显供销社为农服务新模式。”沙井供销社负责人彭泽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去年我们进行玉米全托管服务后,为农户每亩节本增收380多元,他们还能腾出时间进城打一份零工。”目前,全市已签订托管协议36万亩,带动1.8万农户加入产业链。
张掖市供销联社理事会副主任宋彩霞说:“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农资供应商,而是要成为现代农业服务的‘综合管家’。”
今年,张掖全市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为重点。截至目前,全系统已有7家社有企业、29家基层社、5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春耕作业,统筹调运农业机械451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26支,覆盖全市6县区41万亩耕地。到2025年末,全市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将达到90万亩以上,助力农民亩均增收突破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