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锣鼓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贺新年。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瑰宝,社火表演让新年、春节充满了节日特有的喜庆氛围。连日来,甘州区乌江镇平原、安镇等村正在排练锣鼓、高跷、舞龙、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社火节目,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还未到平原村村委会,大老远就能听到浑厚的鼓乐、清脆的锣声,村委会空地上来自全村的130余名社火队员正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加紧排练,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舞动着长龙,敲着锣鼓,扭着秧歌,踩着高跷,伴随着欢快的鼓点,“舞狮”翻滚,“秧歌”跳跃,欢声笑语飘扬在上空,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这些传统社火让春节前的乡村欢腾了起来,展现着新农村的喜人变化。
“一听说村上要举办社火表演,我们都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现在大伙都在积极排练,我们跳得红红火火,希望我们以后的日子也红红火火。”正在排练舞狮的平原村村民陈鹏笑吟吟地说。
来到安镇村文化广场,“狮子上板凳”表演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村民们互相学习、相互配合,全力将“狮子上板凳”的磅礴气势展现出来,准备在市、区社火表演中大显身手、一展风采。
“狮子上板凳”是乌江镇安镇村特有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集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是安镇村村民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绝活”,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项目是一种高难度耍狮竞技,表演时将板凳错落搭起高塔,9个人要同时登塔,表演水中捞月、蜻蜓点水、瑶池摘星等高难度技艺,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动作大起大落,全靠表演者平衡、力量、胆量和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此前,因人员变动频繁等原因,“狮子上板凳”多年未曾登台演出。如今时隔十多年,“狮子上板凳”将再次登上舞台,乌江镇群众要把极具乌江特色的春节文化氛围,传递给全市人民。67岁高龄的非遗传承人李文仁老人每天冒着严寒亲赴排练现场,从动作要领、表情、鼓点等入手,悉心指导排练。他表示,很高兴能看到“狮子上板凳”重新站上舞台,他要自觉做好对年轻人的“传帮带”,让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希望全社会都来保护、享受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自信。(吴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