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 ()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甘州区特色产业“冲”出发展新速度
2025-11-12 19:47:33 编辑:王丽霞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记者 石光华 何长凯)“十四五”期间,甘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把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物理、技术、加工转化、资源价值衍生、市场化品牌化、深化改革“六个空间”作为产业提质增效的主抓手,全力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核心区。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五年来,甘州区聚焦加快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国家级基地地位持续巩固,“五化”基地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优势种子企业快速壮大,玉米种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0.4亿元,较2020增幅达到36%。“张掖玉米种子”商标使用企业由2020年的12家增加到22家,助推“张掖玉米种子”首次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92.38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种业发展答卷。

“近年来,我区投入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和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近4亿元,重点支持制种企业加工能力提升、智能化基地建设、机械化装备购置等项目,持续推进制种产业做大做强。”甘州区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殷生斌说。

党寨镇立足资源禀赋,把有机蔬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建基地、扩规模、增效益、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丝路寒旱农业高地。至目前,全镇认证有机基地18个,有机农产品23种,有机蔬菜基地规模达到了2.62万亩。党寨镇马站村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甘州区党寨镇副镇长詹莉莉说:“下一步,党寨镇将突出‘丝路寒旱有机菜’品牌定位,打造娃娃菜、西蓝花等为主的冠军单品和其他配套销售体系,采用供应链企业合作和直销终端市场‘双轨并行’方式,实现效益倍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十四五”以来,甘州区有机农业实现重大突破,认证有机基地面积4万亩,认证种养殖产品39个;有机认证转换面积2.26万亩,启动认证有机基地面积4.1万亩,基地面积和产品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价格高达同类普通蔬菜产品的3倍。

“目前,我区生产的西蓝花、娃娃菜、西红柿、茄子等农产品入选全国‘两会’和九三阅兵活动保供产品,成功举办‘第八届有机大会’和张掖市有机农产品兰州推介展销会等活动,甘州‘甘味’‘金张掖农优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立俊说。

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甘州区持续打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达到91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44家,经营收入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家。

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亮华说:“‘十四五’期间,祁连牧歌依托全产业链与科技创新,建设智慧牧场,引进先进生产线,打造有机牛肉、高端雪花牛肉等多款亿元级爆品。公司构建了覆盖线上电商、线下零售、餐饮及批发的全渠道体系,并全面入驻美团、京东等四大主流平台,实现广泛市场覆盖。”

从一粒种到富一方水土,从一篮子菜到致富“钱袋子”,从两头牛到全产业链蝶变.....五年来,甘州区产业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已基本形成70万亩玉米种子、42万亩绿色蔬菜、51万头肉牛奶牛、30万亩优质饲草、240万只羊和10万亩特色种植业的产业规模,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29.74亿元。全力打造金张掖农优品“1+4+N”品牌体系,创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商标品牌13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达到88个,“娃娃菜”取得全国首张娃娃菜农产品碳标签。2024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营收70.52亿元,是2020年50.25亿元的1.4倍;出口农产品总额达到2.5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3.6%,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出口农产品总额达到2.34亿元,张掖农产品正逐步走向国内外中高端市场。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50020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