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   ~   
甘州区上秦镇:五维发力织密乡镇保密工作“安全网”
2025-07-04 17:45:40 编辑:王睿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为全面提升机关干部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甘州区上秦镇坚持依法治密、系统推进,以“责任、教育、管理、监督、创新”五维联动为抓手,全面筑牢乡镇保密工作“安全防线”,切实守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完善制度“强基”,压实保密“责任链”,构建“党委书记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人专岗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将保密工作纳入镇党委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严格涉密岗位人员准入管理,通过政治审查、保密能力测试“双筛选”确定涉密人员,逐一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涉密事项范围、操作规范及责任追究条款,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开展全员保密“必修课”,组织机关干部结合岗位职责梳理业务领域保密风险点,编制《上秦镇岗位保密指南》,真正实现“人人知密责、处处守密规”。深化教育“固本”,绷紧保密“思想弦”。创新“理论+案例+互动”立体教育模式,将保密教育融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关“周一例会”等常态化学习机制,系统学习《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规文件,累计开展保密责任专题培训3场、专题学习6次,覆盖机关干部120余人次。每月固定设置“保密警示日”,通过观看《密案警示录》等典型案例、开展“保密风险大家谈”情景讨论,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打造“流动课堂”延伸教育触角,举办“保密知识竞赛”“保密微视频创作大赛”保密知识进农家”等特色活动,发放保密工作宣传彩页500余份,覆盖村干部及群众800余人次,推动保密意识入脑入心。

严格管理“增效”,筑牢保密“防火墙”,实施“设备、文件、值班”三大领域精细化管理,在设备管理上,实行涉密计算机“物理隔离+标识管控”双机制,明确“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红线,为涉密设备粘贴专用标识,安装国产加密防护软件。在文件管理上,建立“收-传-存-销”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涉密文件实行“专人签收、专柜存放、登记备案”,严禁私自复印、扫描或通过微信等非保密渠道传输。在值班管理上,开展“保密+应急”双技能培训,制定《值班期间保密操作规范》,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三审三验”流程,确保敏感信息传递安全可控。今年开展保密自查2轮,整改设备混用、文件登记不规范等问题5个。

加强监督“除患”,织密保密“监督网”,构建“日常巡查+季度督查+专项检查”三级监督体系,由党政办联合镇纪委组成督查组,每月对各站所涉密设备使用、文件管理等情况开展突击检查,每季度通报问题清单并跟踪整改。针对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开展“保密安全专项体检”,重点排查微信工作群、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等风险隐患。畅通“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双渠道,在镇机关公示栏公布保密监督电话,鼓励干部互相提醒、群众参与监督,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共防格局。目前,通过督查发现并整改问题7个,约谈提醒责任人3名。推动创新“赋能”,打造保密“新引擎”。依托全镇15个村社划分的114个基础网格,创新“网格+保密”双轨管理,每个网格明确1名“保密信息员”(由网格长或党员中心户兼任),负责收集网格内涉密风险线索。建立“网格保密日志”,由信息员每日记录网格内保密相关动态,每月汇总至镇党政办,实现“小问题网格发现、小隐患当场处治”,目前,通过网格信息员上报并处治苗头性问题9起。针对年轻干部保密经验不足、老干部“经验多但不会讲”的问题,建立“导师+学员”结对制度,选拔3名即将退休、从事基层工作20年以上的“老乡镇”担任“保密导师”,每人结对2-3名近三年入职的年轻干部,手把手传授经验,让年轻干部在“听故事”中掌握“真本领”。(许航)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